内容回顾(四)| 分论坛三:文化创新与数化感知


2023年3月12日上午,2022中国设计智造协同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分论坛三“文化创新与数化感知”在绍兴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论坛以文化创新为目标导向,探讨数字技术如何重塑文化的内容与形态、生产与消费、传播与体验。


本次论坛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为主题演讲,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毕学锋担任学术主持,演讲嘉宾包括: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陶溪川文创园区董事长刘子力;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总经理、腾讯技术公益发起人陈妍;阿里巴巴集团设计事业部总监顾伟;宫囍龙凤呈祥设计研发中心(青岛)主任、上海懋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乐;深圳亚洲铜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策展人韩湛宁;深圳慢物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常务副主席曾令波。


上半场学术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毕学锋


下半场为圆桌讨论,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导师成朝晖担任主持,嘉宾包括:浙江运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运发学院执行院长、绍兴小仙坛越窑青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国琛;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广美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绿城管理平台合伙人、中喜医疗基金合伙人、浙江大学MBA企业家导师陈金海;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设计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艺委会副主任,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成员宋协伟;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超德;质感生活联合创始人、有礼有节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深圳平面设计协会(SGDA)会员陈新英。


下半场学术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成朝晖


图片

分论坛三嘉宾合影



主题演讲


01


图片

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陶溪川文创园区董事长,刘子力

《城市文旅融合的时空创新实践——以陶溪川为例》


刘子力以景德镇陶溪川为例,以文化为依托谈及城市的未来。关于如何打造文旅城市,刘子力提出三个关键词,一是城市时空的塑造,二是时空里的社区重构,三是产业选择。首先是关于“时间与时空”,把陶溪川以及老城打造成一个时间的综合体,理念是低层、高密集、小尺度的街道和地下空间的利用。时间与时空的塑造可以展示出多面、多样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吸引不同的人群到这里来,因此社群重构这个关键词就应运而生了。最后,关于产业选择,刘子力提出陶溪川老城将来是设计师和艺术家的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创新创作的空间。


02


图片

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总经理,腾讯技术公益发起人,陈妍

《打造数字文保新场景新体验》


陈妍首先介绍了腾讯在文化保护领域的主要工作——数字技术助力文保。随后,她具体介绍了腾讯数字文保以及技术公益的项目,让大家深入了解腾讯数字文保新场景与新体验。第一个项目是2019年启动的云游敦煌,产品目标是建设以用户为中心的敦煌石窟文化艺术之旅。第二个云游长城项目完整地复原了喜峰口这段长城,使用户与长城产生连接。另外,腾讯也在探索社会化协作的模式,希望能够简化大众参与的工作,以及简化他们入门的门槛。因为不论是长城还是敦煌,光靠腾讯一家肯定做不了所有工作,所以腾讯也希望能够连接起不同的研究机构,连接起热爱中国文化的用户,让大家一起在平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达成让中华文化全民共享的目标,在研究、传播、了解以及保护上,发挥一定的价值。


03


图片

阿里巴巴集团设计事业部总监,顾伟 

《围绕用户场景的数字化商品创新》


顾伟提出通过以设计驱动+数据化的方式,助力商家做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首先,顾伟指出商家已经从单纯的渠道视角转向了用户视角,数据是人,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场景以及不同时代形成不同需求的结果。其次,顾伟从商品创新的角度来重新解构阿里提出的“人、货、场”的概念。最后,顾伟指出面向一个新的时代,设计一定会作为先进的生产力带领整个产业产生更大的价值。


04


图片

宫囍龙凤呈祥设计研发中心(青岛)主任、上海懋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乐 

《新文创体系化构建的“三观”——微观、宏观、使命观》


魏乐以故宫博物院旗舰店和大英博物馆旗舰店为引,分享了多年来在文创市场端最前沿的实践经验。他提出文创体系构建的三观:微观、宏观、使命观。首先是微观,指日常生活中的商品,背后都离不开设计师、品牌、工业链条、版权保护和生产品控,设计师对于每个板块都需要非常垂直和深入。再是宏观,这个体系包含了文化数字版权管理、设计研发、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等。最后是使命观,它表现在文创发展上,就是文明和文化的一种体现。


05


图片

深圳亚洲铜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策展人,韩湛宁

《社会文化价值场景中的协同创新》


韩湛宁认为,“设计在某些程度而言早已不是设计这个行业内的问题”。参与者们学术背景各异,相互分享关于设计过程和设计内容的个性化认识,有助于优化塑造社会文化价值观场景。之后,韩湛宁以案例分享的方式展开论述了“协同设计”如何链接文化价值观场景的三个维度:真实性、合法性、戏剧性。


06


图片

深圳慢物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常务副主席,曾令波 

《全新写入——传统手工艺的未来想象》


曾令波从自身这一代设计师在设计行业中的开拓与坚守出发,鼓励当代设计师把自己当成沙漠里面的一棵树,在未来的荒芜里去奋斗、生长和扎根。他分享了自身与设计团队从手艺研习,到材料研究,再到现代制造的设计行走历程,创办了慢物质品牌,专注于原生文化的当代表达,尝试把传统手工艺跟现代工业文明进行融合。演讲以慢物质品牌的三个案例为主线进行叙述,讨论了面对现下的时代,设计师要如何寻找温度的问题。



圆桌会议 Q&A


图片


议题一:数字时代文创形态与中国形象的时代形塑


成朝晖(主持人):我们的主题是文化创新与数化感知,核心是文化与数化,第一个问题先抛给李超德教授,上午的演讲者很多从数字化方面做了思考,您可否从数字时代的背景,文创文化形态与中国形象的时代形塑这个角度,谈一下您的看法。因为我也关注到您在以往的讲演和论文当中都提到了设计的话语权和设计的美学品格,特别想在这时候再听听您的教诲。


李超德:基于两个维度来思考:一是我们面临这样的大数据、智能化时代,我们具有强烈的紧迫感。就像核子技术的研究诞生了核弹,大家都有对未来的担心。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智能化时代,我们对未来社会也有一种恐惧,因为有美国的学者在《奇点临近》这本书当中说到,2045年,计算机将获得人格,使得人们对于这样一个智能化的时代有一种恐惧。但是我认为,因为这个东西是人创造的,就像核子武器诞生以后有核条约,最终还是由人来决定的,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今天上午几位老师的演讲恰好印证在这样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元素,来讲述当代中国的设计故事。但是我对这个问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思考,这个思考恰好就是通过数据平台(这是一个工具),如何来表达我们内在的文化元素,它确实是需要有一个现代设计语言的转化。但是在讲所谓的传统元素对现的设计转化的过程中,我倒是有一个观点,即应该摒弃具象的形态来表达内在的一种精神。


我们的邻国日本在东西方审美和东西方文化的转型过程中起到了某种作用,我觉得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比如说,原研哉先生曾经在他《欲望的教育》这本书中讲到,二战以后,日本的制造业快速发展,从造电视机、汽车,到今天,他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完成了,日本设计在当今的价值中是一种文化的输出。我曾经和原研哉先生在20年前就有过交流,说到了我认为日本设计是引领了当代国际设计工业的潮流,他说日本的设计不是世界性的,日本的设计就是日本的。他后来在他的这些著作中表达了他这样的观点,这就是一种日本价值的输出。


我们现在反过来说中国设计,它应该体现什么样的价值,这种文化的话语,我理解的不是单纯的显性的东西,而是隐含在设计作品内部的那种文化的影响力,且随着产品的行销为世界接受。我们今天能想到的就是高速火车,互联网的支付,这些东西内含的是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而不是类似山东大花被、京剧脸谱这样一些符号化的表达。我认为符号化的表达仅仅是一个浅表,最终应该上升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附着于工业产品,国家的审美价值以及它的一种美学的品格。


图片

苏州大学博物馆馆长,李超德


议题二:文创智造与跨文化的全球表达


成朝晖(主持人):因为涉及到中国形象的时代的形塑,就涉及到全球的跨语境的传播,我想请问宋协伟院长,您在很多论坛和论文中提到,从全球性的议题和中国思维中找到一种契合点,来诠释如何进行全球化的表达,我想听听您在这方面的见解。


宋协伟:全球化也好,本土也罢,其实不存在全球化、本土语言对立的关系,它是时代发展的语境。我们处在发展的过程中,从日本的早期过程,包括后期的韩国,后期的香港,对大陆的影响,这是我们的一个经历,但是经历已经过去了,我们已经属于全球GDP第二了,我想在这样一个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得有中国自己的教育观念,更要有自己的设计观念和方法,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今天在国家的教育体系当中,已经把设计学科搁到了交叉学科,交叉学科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不是在你要确定哪一个单一学科的发展了,一个问题单一学科解决不了的时候,要靠多种学科来共同合作。中央美院现在没有一个传统专业,传统专业都纳入到基础的手工艺当中去了,就是我们说的造型技术为核心,再往外一半是通识技术,一半是开源编程。也就是说,今天孩子们的基础必须有开源编程的思维,和我们那代人是不一样的,再往那边就是过去所有传统学科,手工能力的培养,剩下的都是新型学科,全都是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比如说艺术与科技、系统设计、艺术治疗等等,你会发现我们现在的主体课程全在交叉学科上,和全国任何一个大学都不一样。那么,这些课程给学生们带来的是什么?当你在某一个课题需求的时候,各个传统学科基础都可以用上,所以未来的人才不是培养单一的专项,要培养的是综合的人才。


设计是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没有差别,没有矛盾,我们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的发展付出。我们作为设计师,尤其要抓住设计已经作为交叉学科这样一个时代的背景,我们要发挥我们的作用。


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设计学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宋协伟


议题三:艺术生产视角的全域文化IP创新模式


成朝晖(主持人):曹雪教授所带的团队做的冰墩墩得到了国内和国外众多人士的喜爱。我更关注的是作为冰墩墩这样一个IP形象,如何从创意到设计到应用到呈现,它以这种线上线下,包括物质的、数字的、虚拟的这种全域的IP模式的建构,能不能请曹教授分享。


曹雪:冰墩墩从始而终的创作理念就是针对9岁的孩子,所以我们讲靶向设计。既然针对9岁的孩子,他的世界观可能也没有形成,他就是对世界迷糊的、模糊的、傻傻的,我们做冰墩墩做了7个月,我也告诉大家针对9岁的孩子,不要太成人化。所以冰墩墩为什么成功,我觉得就是因为它呆萌。我想再怎么高精尖的专业和行业,都要说回人话,所以冰墩墩就是一个说家常话的案例而已。


谈到数字化感知,既然设计二字是言字旁,那么感知就是表达和传播。我和李超德老师是同龄人,好像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天生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是我骨子里很少有杞人忧天的那部分东西。为什么?就像1839年诞生了摄影术,所有画家都慌了,都纷纷改行,其实今天看来怎么样?照样有画画的人,照样有美术家,所以我想虽然AI人工智能来了,我也是作为科大讯飞的一个高级顾问,因为他们做人工智能这块也很先进,但是我想用那句著名的电影台词,也是大家知道的,“生命会找到出路”。我记得前年也是我们几个人在国美参加论坛,谈未来的时候,我也讲,未来是未来的人去谈的事情,虽然我们宋老师说未来已来,但是我想未来是让年轻人他们更接近未来,他们去想的事情,我们想的未来总是没有那么远,因为年龄决定一切。所以ChatGPT我也试过,但是我想既然还有汉字设计二字的言字旁存在,我们不用慌,只要我们还会说人话,一切都不是问题。


图片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22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广美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


议题四:“文化+科技”共建的文遗场景活化再造


成朝晖(主持人):陈金海教授主要是针对以建筑为视角,把城市的内涵融入到新场景的这种再造当中,您可否针对您的实践为我们谈一下基于文遗场景再造的实践与思考。


陈金海:我想从三个方面做分享:第一个方面,文创,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文创有文化创新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是值得赞赏的。刘子力董事长将近40年在景德镇陶文旅集团的认知和行动就是内容的创新,内容的创新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工匠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文化创新的内容创新永远不会过时,它只会迭代,只会越来越好,年轻人一代一代的迭代,后浪会老去,这是我对内容创新的理解。


第二个方面,科技是要让重资产变轻的。绿城打造空间颜值的能力,全国可以说是NO.1的,但是绿城的能力主要在打造空间,主要涉及到一些政府的非遗空间,也涉及到非遗的活化、传承。我们在浙江大学的MBA专门开辟了一个文旅赛道,叫文旅产业管理,我也是发起人之一。非遗的活化,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理解,对科技过于倚重了,我们上课的时候,上着上着就把缙云的烧饼拿上来了,它有多少科技?但是它的活力越来越彰显。包括现在很多国企文旅主题,有很多的物理空间动不动说元宇宙,但是这些数字空间投入非常大,基本上没有一个营收的模式,这些董事长就很难把这些钱投下去。我经常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企业,这样的投入是非常大的,都是没有它的投资逻辑或者说没有它的商业模式,最后是落不下去的。所以说,科技一定是让原来非遗的东西、物理空间的东西变轻,因为它本来就很重,花了大量的基建投入,你现在又增加了另外一笔数字基建的投入,它的不是更轻了,而是更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


第三个方面,科技+这些文化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前面提到了,我认为它就是运营逻辑。当然,运营逻辑也不一样,假如涉及到刘董的城市超级IP,它已经把文化变成整个城市的标签符号了,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它主要是一个社会的效应逻辑,不用注重单一的逻辑,投资的回报逻辑。因为景德镇,国家投入了很多钱,将近千亿的投入,算具体的账是很难算的,它那个没有问题的。但是回到哪里有问题呢?针对项目的运营逻辑,很多就有问题,比如全国有多少人在打造印象系列,中国需要这么多印象吗?科技+文化的时候,底层逻辑一定是运营逻辑,假如你的经济逻辑做到闭环,一定是社会效应要做到闭环,否则我们的科技+是没有意义的。


图片

绿城管理平台合伙人,中喜医疗基金合伙人,浙江大学MBA企业家导师,陈金海


议题五:本土特色文化的传承使命与创新未来


成朝晖(主持人):说到传承,我想请问越窑青瓷的董事长,他在这方面有强大的使命感。针对您的行业经验以及您的实践,请您来谈一下本土传承以及创新未来这方面。


章国琛:我觉得挖掘,特别是传承本土文化资源,第一一定是要聚焦,我们往往习惯于做加法,但其实我们现在恰恰缺少的就是注意力。如果我们在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资源,就必须要聚焦。比如说上虞有这么多文化资源,不可能面面俱到,打包向社会大众输出,让大家接受,我肯定要在这几个文化资源中截取一个最具有辨识度和代表性的文化资源,然后再把它进行一个怎么样的包装,通过怎么样的载体宣传出来,筛选是第一步。所以,第一是聚焦,做减法。


聚焦之后,第二个是做营销。这是我到了企业之后四五年里慢慢在学习的,我觉得这对体制内也好,体制外也好,做本土资源的,都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做营销,我们要去考虑我们的受众群体是什么,比如说我打算推广越窑青瓷,我的客户群体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年轻人当中也可以分很多不同的细分,我后面打算采取什么样的营销策略,打算用什么样的通道,比如说用抖音还是小红书,这里面都有非常细分的区别在里面,我们在做这方面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商业思维。营销非常重要,只有好的营销方式,前期的调研,再通过好的营销方式,才能把我们的本土资源宣传出去,传承出去,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更多人来帮助你一起来弘扬。


第三,产业。任何一个本土文化资源要真正做到有影响力,必须产业化。越窑青瓷是最早的瓷器,但是大家可能没听说过越窑青瓷,或者知之甚少,大家知道的是龙泉,知道的是景德镇。为什么?因为龙泉、景德镇的产业集群非常成熟,而越窑青瓷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个产业还是初级阶段,我觉得最后落地还是需要走产业这条路。


图片

浙江运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运发学院执行院长,绍兴小仙坛越窑青瓷有限公司董事长,人民文创(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监事,章国琛


议题六:从文化创意到多维共生的品牌再创造


成朝晖(主持人):陈新英先生,我知道您从质感生活的品牌到有礼有节这个品牌,都做的有声有色,包括您创作的传家日历以及节气作业,这些都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我想您可否从您的品牌创新到多维的共生角度,谈一下您的体会。


陈新英:对于爆品设计也好,或者说对当下的消费趋势也好,最终都会回到一个需求端的理解,就是从原来的满足需求到创作需求的过程,包括从趋势的消费,以前可能是说我需要个什么你给我造个什么,越往后越可能在这个赛道的细分里,是我给你什么,给你创造你意料之外的东西。那么,以我们前面做的传家日历为例,我们在日历的品类里创造了一个前面没有人做过的,把它的内容重新进行一个颠覆,赋予一个新的呈现方式,包括用最笨的方法,就是每天去画一个画面,每天去创造一个内容,让消费者有一个感知。我们在这几年在这个品类里也逐渐深耕,作为一个相对头部的品类,也得到了一些非常好的消费反映,包括在销量里也积累有上亿的经济效益,以及在用户人群、用户的回馈上也有了特别好的反馈。


那么,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我们到底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介入我们未来对于产品开发的一个方法,因为我前一段时间去下载了一些关于ChatGPT、AI的软件,我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工具,因为我们原来有大量的数据、创作都是用一点一点,用最笨的方法去做。那么,我觉得新的这种科技与工具出来以后,我们得学会去运用它,并且驾驭它,这个对于我们这样的身份来说,从成本端来说,就可以特别好地去控制好研发上的投入。


实际上,代表着最接地气或者说最务实的民营中小企业的身份来说,我觉得新生事物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以及让我们在产品的开发上能够很好地去借助它,并且能够去运用它。就像我们早期去做一些AI互动,包括像一些小程序上的互动,以及一些数字媒体的介入,能很好地去给我们的产品做一个增量的加分,也同时在市场端口形成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化。


那么,从更多的角度来说,我理解就是我们需要借助时代的新潮以及新生事物的变迁,用我们的设计力量或者创新的角度,很好地把它活化,并且最终在产业端口进行落地。


图片

质感生活 联合创始人、有礼有节 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陈新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完整论坛内容请扫码预约

《中国设计智造协同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预计2023年12月31日前出版)


图片


论坛直播回放


https://wx.vzan.com/live/mk/aggspread/737147051/6e036c1c-bd90-11ed-93c5-043f72d45e40?v=1678330551348


论坛图片回放


https://live.photoplus.cn/live/27765449?accessFrom=live#/list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支持单位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文创设计智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协办单位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国际设计研究学会 


行业支持单位

浙江省工业设计协会

杭州市工业设计协会

绍兴市工业设计协会


总策划

王昀、毕学锋、刘征、刘永红、罗仕鉴、刘肖健


执行策划

熊娜


学术助理

张玲燕、陈颂喆、殷彦琳、钟方旭、刘雅雯、华焓亦、陈爽莹、郭武、于秀佳、王舟薇、张千禧、徐雯羚


内容编辑  | 华焓亦 王舟薇


内容审核  | 熊娜



订阅新闻
Copyright © 2024 Design Intellgence Award . All rights reserved
EN